玉石俱碎
拼音:yù shí jù suì
简拼:ysjs
典故:大兵一放,玉石俱碎,虽欲救之,亦无及已。汉·陈琳《檄吴将校部曲文》
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同归于尽
结构:偏正式
年代:古代
词性:中性
常用性:一般
近义词:玉石俱摧、玉石俱焚、玉石皆摧
同韵词:残尸败蜕、人亡邦瘁、匹夫无罪,怀璧其罪、新亭泪、当之无愧、切身体会、十浆五馈、齿牙余慧、芒刺在背、花明柳媚、......
解释一:犹玉石俱焚。
出处二:汉·陈琳《檄吴将校部曲文》:“大兵一放,玉石俱碎,虽欲救之,亦无及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