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生不死
拼音:cháng shēng bù sǐ
简拼:csbs
典故: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辨问》:“长生不死,以此责圣人,何其多乎?”
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同“长生不老”
结构:联合式
年代:古代
词性:中性
常用性:一般
近义词:长生不灭
同韵词:先自隗始、岂弟君子、果然如此、洁清自矢、一塌括仔、桑弧蓬矢、人生识字忧患始、钓名拾紫、无关宏旨、得寸入尺、......
英文:bealiveforevermore
造句:
◎ 尽管这项活动的目的是为了炼制长生不死之药,是属于迷信、愚昧的一种表现,但其客观结果却为古代化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启示。
◎ 又举陶仲文为例,说你既然拜陶仲文为师学长生之术,如今师父已经死了,你是他的徒弟,又怎能长生不死呢?海瑞还举了孙奭劝宋真宗赵恒的故事来劝朱厚熜不要相信神仙之说;他说赵恒曾获得乾不得祐山的所谓"天书",孙奭便说天根本不能说话,更加谈不到著书了,什么"天书",都是胡说。
◎ 但是生物的身体既不能长生不死,那末,必有某种生殖方法传其后代,这是必然的道理。
◎ 除了天生异秉或有特异功能辟谷绝息土遁水遁长生不死者外,凡夫俗子血肉之躯多半消受不起那个七字。
解释一:生命长存,永不死亡。
出处一:长生不死,以此责圣人,何其多乎?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辨问》
举例一:真所谓杀身成仁者也,其视死生如黑暮,不尔安能为哉?而反欲学长生不死。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后集·山谷》
出处二: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辨问》:“长生不死,以此责圣人,何其多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