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事无补
拼音:yú shì wú bǔ
简拼:yswb
典故:七姑奶奶深怕言语碰僵,不但于事无补,反倒伤了和气,所以特为先打招呼。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红顶商人》
用法:作谓语;用于口语
结构:偏正式
年代:现代
词性:中性
常用性:常用
近义词:无济于事、无补于事
押韵词:亿辛万苦、村箫社鼓、朽木粪土、兴文偃武、寝苫枕土、生死荣辱、用心良苦、郢人运斧、亡国之主、艰难困苦、......
造句:
◎ 其次,从主观方面看,长期以来我们没有开展对组织结构的科学研究,对于非正式结构,或者是视而不见任其发展,或者当问题明显暴露时,则斥之为"阶级斗争新动向"、斥之为小帮派、地下组织,扣帽子、打棍子,批判一通了事,结果还是于事无补。
◎ 老朱事后的痛哭涕零于事无补,王高玲不久以后就回了胶东的老家,老朱在她父母家门口坚持了许久,差一点疯过去,最后在王高玲的哥哥一顿痛揍之下才打道回府。
◎ 那种"只有马克思主义的××学理论才是最科学的"林彪式的断语是于事无补的,因为我们只知道科学和不科学(或伪科学)这样的常识,而无法区别"科学"和"最科学"这样的东西。
◎ 此后,尽管时任Intel公司总裁AndrewGrove连续几周在网上撰文,承认出现了一些问题,但已于事无补。
解释一:对事情毫无补益。
举例一:大错已经铸成,你再责备他也~。
举例二:大错已经铸成,你再责备他也于事无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