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刀不磨不利,说话没有谚语无力 - 民谚

调兵遣将


拼音:diào bīng qiǎn jiàng

简拼:dbqj

用法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调动安排人事

结构:联合式

年代:古代

词性:中性

常用性:常用

近义词:兴师动众、招兵买马

反义词:鸣金收兵、班师回朝

同韵词:头脑发胀、敲竹杠、热泪盈眶、扶摇直上、音吐明畅、纵横决荡、万花齐放、千妥万当、朝乾夕愓、过目不忘、......

灯谜面:大战前

英文:move troops

日文:軍隊(ぐんたい)を派遣(はけん)する。人員(じんいん)を配置(はいち)する

德文:Truppenzusammenziehenoderverlegen<TruppeninMarschsetzen>

俄文:перебрóскавойск

造句:
◎ 不过,街上谣言却很多,人们在三三两两、交头接耳地谈论,说省城非常吃紧,又有一支红军从中央苏区打过来,中央军抵挡不住节节败退,那支红军现在已打到离刺州二百里地区,随时都有打进刺州的可能,所以周维国连日在调兵遣将。
◎ 美国在向海湾调兵遣将时,居然把扫雷这件事疏忽了,事发后不得不赶紧调扫雷直升机,可它们又远在美国的本土。
◎ 在讨蒋联军调兵遣将的同时,蒋介石也在作迎战的准备。
◎ 他们正在制造反共舆论,正在调兵遣将,正在准备更大规模的反共战争;另一方面,如我方力量更加发展,策略处置适当,配合其他有利条件,仍有可能延缓某方投降剿共之实现,争取时局好转。"
◎ 现在蒋介石又在调兵遣将,纠集几十万人马,发动新的围剿,想把苏区红军一口吃掉。"
◎ 公元401年,孙恩率十万大军溯江面上,进逼都城建康,此时朝廷非常恐慌,急忙调兵遣将准备镇压。

解释一:调动兵力,派遣将领。泛指调动安排人力。

出处一:写书教太师知道,早早调兵遣将,剿除贼寇报仇。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六十七回

举例一:写书教太师知道,早早~,剿除贼寇报仇。(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六十七回)

出处二: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六十七回:“写书教太师知道,早早调兵遣将,剿除贼寇报仇。”

举例二:我闻得海上倭贼利害,自去厮杀不成?只是~,罚罪赏功而已。 ★明·无名氏《鸣凤记·文华祭海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