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虎归山
拼音:fàng hǔ guī shān
简拼:fhgs
典故:晋·司马彪《零陵先贤传》:“璋遣法正迎刘备,巴谏曰:‘备,雄人也,入必为害,不可内也。’既入,巴复谏曰:‘若使备讨张鲁,是放虎于山林也。’璋不听。”
用法: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指自留祸根
结构:动宾式
年代:古代
词性:中性
常用性:常用
近义词:养虎为患
反义词:除恶务尽、斩草除根
押韵词:朝里有人好做官、糜烂不堪、宁折不弯、厚禄高官、天外有天、以壮观瞻、七孔生烟、逐逐眈眈、羽衣蹁跹、归老田间、......
灯谜面:把老虎放生
英文:let the tiger return to the mountains ― cause calamity for the future
俄文:отпуститьтигравгóры
故事:东汉末年,刘备处境艰难就去投奔曹操。曹操的谋士程昱知道刘备不是等闲之辈,劝曹操尽早除掉刘备。刘备为麻痹曹操,装做种菜不问政治。曹操灭了吕布后,刘备请求带兵攻打袁术,曹操给了五万军马,刘备离开曹操自立旗号
造句:
◎ 辛有根见他躲躲缩缩的不动,便喊道:"抓住嘛!这号大汉奸不处死留他干啥?"郝村副一听,马上也想起巴三虎过去一连串的罪恶事实,若不弄死,放虎归山,必有后患。
◎ 有些非法出版物的制售者,即使被抓住,也因无法援引适当的法律条文而没能定罪或定重罪,只得"放虎归山",这些狡猾的家伙逍遥法外,继续为害社会。
◎ 有的说"趁此机会不治他,将来是村上的大害",有的说"能送死他自然是好事,送不死,一旦放虎归山必然要伤人",……议论纷纷,都没有主意。
◎ 肖克知道一向沉得住气的司令员今天为什么会这么烦躁,宜沙战役中部队出现了不少失误,但那只是放虎归山,如今可不同了,是老虎下山咬人。
◎ 张春桥绝不是得了健忘症,他要放虎归山让我江锋难堪吧?
解释一:把老虎放回山去。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,留下祸根。
举例一:倘若一朝走了,便如~,纵龙归海,是自遗害也!(明·朱有燉《义勇辞金》楔子)
出处二:晋·司马彪《零陵先贤传》:“璋遣法正迎刘备,巴谏曰:‘备,雄人也,入必为害,不可内也。’既入,巴复谏曰:‘若使备讨张鲁,是放虎于山林也。’璋不听。”
举例二:倘若一朝走了,便如~,纵龙归海,是自遗害也! ★明·朱有燉《义勇辞金》楔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