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因是变化的条件,内因是变化的根据,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。鸡蛋因得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小鸡,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,因为二者的根据是不同的 - 毛泽东

欺君误国


拼音:qī jūn wù guó

简拼:qjwg

典故:明·陆采《明珠记·奸谋》:“刘震这厮索强,前日弹我欺君误国,要将枭首示众。”

用法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

结构:联合式

年代:古代

词性:贬义

常用性:常用

近义词:祸国殃民

同韵词:扬清抑浊、东砍西斫、五抢六夺、褒贬与夺、一人立志,万夫莫夺、鱼书鴈帛、学识渊博、地大物博、万象森罗、临深履薄、......

解释一:欺骗君主,祸害国家。

出处一:刘震这厮索强,前日弹我欺君误国,要将枭首示众。明·陆采《明珠记·奸谋》

举例一:欺君误国任专权,罪恶而今达帝天。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70回

出处二:明·陆采《明珠记·奸谋》:“刘震这厮索强,前日弹我欺君误国,要将枭首示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