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动不如一静
拼音:yī dòng bù rú yī jìng
简拼:ydbry
典故:宋朝张端义《贵耳集》卷上:“孝守幸天竺及灵隐,有僧辉相随。见飞来峰,问辉曰:‘既是飞来,如何不飞去?’对曰:‘一动不如一静。’”
用法:主谓式;作谓语、分句;含贬义
结构:主谓式
年代:古代
词性:中性
常用性:常用
近义词:以静制动
同韵词:敢不听命、乘利席胜、都头异姓、图财害命、矫枉过正、急急如律令、拨乱返正、鲁卫之政、霞明玉映、苦药利病、......
故事:南宋时期,宋孝宗到西湖游玩看到飞来峰就问随他游玩的和尚僧端其由来,僧端把当年印度僧人验证飞来峰原本是西天灵鹫山的典故说了一遍。孝宗问为什么不再飞走呢?僧端非常巧妙地回答道:“谚语不是有‘一动不如一静’吗?”孝宗认为言之有理
解释一: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
出处一:孝守幸天竺及灵隐,有僧辉相随。见飞来峰,问辉曰:‘既是飞来,如何不飞去?’对曰:‘一动不如一静。’宋·张端义《贵耳集》卷上
举例一:一动不如一静,我们这里就算好人家,别的都容易,最难得的是从小儿一处长大,脾气情性都彼此知道的了。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十七回
解释二:没有把握或无益的事,还是不做为好。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
出处二:宋·张端义《贵耳集》卷上:“孝守幸天竺及灵隐,有僧辉相随。见飞来峰,问辉曰:‘既是飞来,如何不飞去?’对曰:‘一动不如一静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