鹰扬虎视
拼音:yīng yáng hǔ shì
简拼:yyhs
典故:《诗经·大雅·大明》:“维师尚父,时维鹰扬。”《周易·颐》:“虎视耽耽,其欲逐逐。”三国·魏·应璩《与侍郎曹长思书》:“王肃以宿德显授,何曾以后进见拔,皆鹰扬虎视,有万里之望。”
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威武
结构:联合式
年代:古代
词性:中性
常用性:生僻
近义词:鹰扬虎噬
押韵词:丢三落四、埋三怨四、渊渟岳峙、跑了和尚跑不了寺、迁延时日、玩时愒日、夷险一致、祸至无日、挑三拣四、专心一致、......
解释一:象鹰那样飞翔,如虎一般雄视。形容十分威武。
出处一:维师尚父,时维鹰扬。《诗经·大雅·大明》虎视耽耽,其欲逐逐。《周易·颐》
举例一:王肃以宿德显授,何曾以后进见拔,皆鹰扬虎视,有万里之望。三国·魏·应璩《与侍郎曹长思书》
出处二:
举例二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