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丧匕鬯
拼音:bù sàng bǐ chàng
简拼:bsbc
典故:震惊百里,不丧匕鬯。《易·震》孙星衍集解引郑玄曰:“雷发声,闻于百里,古者诸侯之象。诸侯之教令,能警戒其国内,则守其宗庙社稷,为之祭主,不亡匕与鬯也。”
用法:作谓语;用于纪律等
结构:动宾式
年代:古代
词性:中性
常用性:一般
近义词:秋毫无犯
同韵词: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、食案方丈、纵目远望、竿头直上、诸法实相、起模画样、繁荣兴旺、偏怀浅戆、延颈鹤望、明光铮亮、......
解释一:匕、鬯,祭祀宗庙用物,借指宗庙祭祀。古代形容军纪严明,百姓安堵,不废宗庙祭祀。
举例一:袁公之威望,与其旧部将士之忠义,方清摄政王解职,及清帝退位,至危逼之时期,尚能镇摄全京,不丧匕鬯。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·蔡专使元培代表布告全国文》
出处二:震惊百里,不丧匕鬯。《易·震》孙星衍集解引郑玄曰:“雷发声,闻于百里,古者诸侯之象。诸侯之教令,能警戒其国内,则守其宗庙社稷,为之祭主,不亡匕与鬯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