颠扑不破
拼音:diān pū bù pò
简拼:dpbp
典故:《朱子全书·性理三》:“既能体之而乐,则亦不患不能守,须如此而言,方是颠扑不破,绝渗漏,无病败耳。”
用法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
结构:偏正式
年代:古代
词性:中性
常用性:常用
近义词:牢不可破、无可辩驳、勿庸置疑、不刊之论
反义词:不堪一击、不攻自破、荒谬绝伦、漏洞百出
押韵词:孜孜不辍、诸恶莫作、摇席破坐、掩鼻而过、当面错过、错上加错、见风转舵、口角流沫、轩昂自若、得过且过、......
英文:solid
日文:正(ただ)しくて永久(えいきゅう)にくつがえすことができない
法文:irréfutable<irrécusable>
德文:unwiderlegbar<unbestreitbar>
俄文:непрелóжный
造句:
◎ 近年政府征粮,甚为严厉,差不多不许拖欠;我们小业主,常时弄得亏本;再加上政府追讨旧欠,真把我们逼得走头无路了!老兄,"粮从租出,"这是一句颠扑不破的老话。"
◎ 如果说,在马克思、恩格斯那里,这个理论观点还是一个科学预见,在列宁那里还是一个以有限的实践经验刚刚加以阐明的科学理论,那么,现在则已经成为丰富的实践经验,从正反两方面作了充分论证和验证的颠扑不破的伟大真理。
◎ 她毕生的努力,说明了这样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:力量来自知识,天才来自勤奋。
◎ 这是被历史一再证明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。
解释一:无论怎样摔打都破不了。比喻理论学说完全正确,不会被驳倒推翻。
举例一:何况六斤比伊的的曾祖,少了三斤,比伊的父亲七斤,又少了一斤,这真是一条~的实例。(鲁迅《呐喊·风波》)
解释二:颠:跌;扑:敲。无论怎样摔打都破不了。比喻理论学说完全正确,不会被驳倒推翻。
出处二:既能体之而乐,则亦不患不能守,须如此而言,方是颠扑不破,绝渗漏,无病败耳。《朱子全书·性理三》
举例二:何况六斤比伊的的曾祖,少了三斤,比伊的父亲七斤,又少了一斤,这真是一条颠扑不破的实例。鲁迅《呐喊·风波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