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不巴村,后不巴店
拼音:qián bù bā cūn,hòu bù bā diàn
简拼:qbbch
典故: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二回:“小人子母二人贪行了些路程,错过了宿店。来到这里,前不巴村,后不巴店,欲投贵庄借宿一宵,明日早行。”
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指左右无靠
结构:复句式
年代:古代
词性:中性
常用性:常用
近义词:前不巴村,后不着店
同韵词:牝鸡司旦、尚方宝剑、沐猴而冠、踊贵屦贱、魂飞胆颤、把持包办、别开生面、买犁卖剑、收离聚散、瓮天之见、......
解释一:指走远道处在无处落脚的境地。也比喻处境尴尬或生活无依靠。
出处一:来到这里,前不巴村,后不巴店,欲投贵庄借宿一宵,明日早行。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回
举例一:我们来到一个前不巴村,后不巴店的地方露营。
出处二: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二回:“小人子母二人贪行了些路程,错过了宿店。来到这里,前不巴村,后不巴店,欲投贵庄借宿一宵,明日早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