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立独行
拼音:tè lì dú xíng
简拼:tldx
典故:《礼记·儒行》:“其特立独行,有如此者。”
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人品行
结构:联合式
年代:古代
词性:褒义
常用性:生僻
押韵词:显姓扬名、太上无情、密密层层、下落不明、水秀山明、映雪囊萤、啮血为盟、持之以恒、国之干城、惟利是营、......
英文:noteworthyconductandindependentcharacter
造句:
◎ 是什么力量挫其锐气,使一个特立独行,孤傲自信的女作家低下了她高贵的头?她一次一次地屈服,却一步一步地走出了喧闹的文坛,最终再次特立独行,躲进与世隔绝的个人小天地。
◎ "特立独行"的李敖已经有了果敢,决绝的勇气和大丈夫的气魄。
◎ 我俩已经感到,"绿卡"强烈地刺激着纽约黑道上的三教九流,他们开始联手采取杯葛行动……而我俩却依然头角峥嵘,特立独行。
解释一:特:独特;立:立身。形容人的志行高洁,不同流俗。
出处一:其特立独行,有如此者。《礼记·儒行》
举例一:士之~,适于义而已。 ★唐·韩愈《伯夷颂》
出处二:
举例二:士之特立独行,适于义而已。唐·韩愈《伯夷颂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