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任何过程,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过程的话,就要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,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,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- 毛泽东

行色匆匆


拼音:xíng sè cōng cōng

简拼:xscc

典故:唐·牟融《送客之杭》:“西风吹冷透貂裘,行色匆匆不暂留。”

用法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人的神态

结构:主谓式

年代:古代

词性:中性

常用性:常用

近义词:风尘仆仆、行色仓皇

反义词:无所事事、悠哉游哉

押韵词:斗柄指东、胎死腹中、时运亨通、以莛扣钟、文德武功、顿学累功、尽欢竭忠、竭智尽忠、紧行无善踪、妙手空空、......

英文:in a hurry to go on a trip

日文:出発(しゅっぱつ)の際(さい)の慌(あわ)ただしいさま

造句:
◎ 每到一所大学,稍加留意便会发现,无论是白发斑斑的老教授,还是二十岁上下的青年学生,几乎每个人在校园内都是行色匆匆。
◎ 我一直想寻找邓姨,有的人说她死了,有的人说她脸色极为可怕,在城里背着他的外孙行色匆匆,可我从来没有再看过她,甚至我走街串巷的妈也没有。
◎ 周围无人,马路上有几个行色匆匆的教工学生都直奔食堂,并没对你特别注意。

语文教学:它们一队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,一定是很远很远的地方吧?现在它们归来了,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,行色匆匆地赶着路。郭枫 《草虫的村落》小学十一册·课文·3

解释一:行色:出发前后的神态。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

出处一:西风吹冷透貂裘,行色匆匆不暂留。唐·牟融《送客之杭》

举例一:冰心《寄小读者》:“又是在~里,一两天要到新汉寿。”

解释二:行色:出发前后的神态。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。

出处二:唐·牟融《送客之杭》:“西风吹冷透貂裘,行色匆匆不暂留。”

举例二:又是在~里,一两天要到新汉寿。 ★冰心《寄小读者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