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倡百和
拼音:yī chàng bǎi hè
简拼:ycbh
典故:清朝江藩《汉学师承记·惠周惕》:“郢书燕说,一倡百和。”
用法:联合式;作谓语;含褒义
结构:联合式
年代:古代
词性:中性
常用性:常用
近义词:一呼百应
押韵词:各安生业、连日继夜、千夫诺诺,不如一士谔谔、和颜说色、昏垫之厄、噎噎咽咽、日中则昃、彰善瘅恶、开基立业、刚肠嫉恶、......
英文:when one starts singing,all the others join in
俄文:подпевáтьхóром
解释一:形容附和的人极多。
出处一:郢书燕说,一倡百和。清·江藩《汉学师承记·惠周惕》
举例一:有年老者,以为财神变相,亟以香烛净茶祝而送之,一倡百和,比户皆然,喧闹半时。清·淮阴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
解释二:和:呼应,附和。一人首倡,百人附和。形容附和的人极多。
出处二:清·江藩《汉学师承记·惠周惕》:“郢书燕说,一倡百和。”
举例二:有年老者,以为财神变相,亟以香烛净茶祝而送之,~,比户皆然,喧闹半时。 ★清·淮阴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