遏云绕梁
拼音:è yún rào liáng
简拼:eyrl
典故:战国·郑·列御寇《列子·汤问》:“声振林木,响遏行云。”又“过雍门,鬻歌假食,既去,而余音绕梁欐,三日不绝,左右以其人弗去。”
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声音等
结构:联合式
年代:古代
词性:中性
常用性:一般
同韵词:寓意深长、钻隙逾墙、倒枕捶床、衣架饭囊、小肚鸡肠、虎豹豺狼、虚惊一场、墨丈寻常、官虎吏狼、南面称王、......
解释一:形容音乐高昂激荡,虽过了很长时间,好像仍在回响
出处一:惊神泣鬼,皆言词赋之雄豪;遏云绕梁,原是歌耷之嘹亮。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·文事》
举例一: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四卷:“惊神泣鬼,皆言辞赋之雄豪;~,原是歌音之嘹亮。”
解释二:遏:停止。歌声优美,使游动的浮云为之停下来静听,似余音绕着屋梁,不愿散去。
出处二: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·文事》:“惊神泣鬼,皆言词赋之雄豪;遏云绕梁,原是歌耷之嘹亮。”
举例二:惊神泣鬼,皆言辞赋之雄豪;遏云绕梁,原是歌音之嘹亮。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四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