脱下皮鞋的人,不怕河水 - 柯尔克孜族

抓耳挠腮


拼音:zhuā ěr náo sāi

简拼:zens

用法:联合式;作谓语、补语;形容人焦急、生气、心乱等神情

结构:联合式

年代:古代

词性:中性

常用性:常用

近义词:搓手顿脚、心急火燎、无可如何

反义词:镇定自若

同韵词:换骨夺胎、绣佛长斋、横拖倒拽、裙布荆钗、横祸飞灾、蜂识莺猜、年老色衰、善门难开、物盛则衰、东扯西拽、......

歇后语:猴吃辣椒;关进笼子里的猴子

邂逅语:猴吃辣椒;关进笼子里的猴子

灯谜面:猴子搔头

英文:manner of anxiety or happiness

法文:segratterl

造句:
◎ 猴戏是武生的本工戏,基本的武套子都是武生的,但要演成大武生一样又不是孙悟空了,既有武生的架势气魄,又要有猴子的抓耳挠腮,攀枝摘果,调皮活泼的特点,当然又不能完全象猴,那就自然主义而没有艺术美了。
◎ 刚才还刚愎自信的斐烈,这时候抓耳挠腮,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。
◎ 跑不行,在不好,可把他急坏了,抓耳挠腮地紧紧攥着个镰把。
◎ 如果小儿忽然夜间惊醒,抓耳挠腮,哭闹不停,有时一直闹上四、五天,可能是耳道眼里长了疖子……。

语文教学:都道:“你还先走,带我们进去,进去!”石猴却又瞑目蹲身,往里一跳,叫道:“都随我进来!进来!”那些猴有胆大的,都跳进去了;胆小的,一个个伸头缩颈,抓耳挠腮,大声叫喊,缠一会儿,也都进去了。吴承恩《* 猴王出世》小学十册·课文·21

解释一:形容心里焦急而无法可想的样子。

出处一:大郎听罢,气得抓耳挠腮,没有是处。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一

举例一:孙悟空在旁闻讲,喜得他~,眉花眼笑。(《西游记》第二回)

解释二:挠:搔。抓抓耳朵,搔搔肋帮子。形容心里焦急而无法可想的样子。

出处二: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一:“大郎听罢,气得抓耳挠腮,没有是处。”

举例二:孙悟空在旁闻讲,喜得他~,眉花眼笑。 ★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二回


网站统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