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可终日
拼音:bù kě zhōng rì
简拼:bkzr
典故:《礼记·表记》:“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儳焉,如不终日。
用法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心中惶恐不安
结构:偏正式
年代:古代
词性:贬义
常用性:常用
近义词:寝食不安、忐忑不安
反义词:安如泰山、处之泰然
同韵词:一身五世、凌霄之志、条三窝四、邈如旷世、拨乱反治、伤时感事、跅驰之士、不易乎世、搀行夺市、毛举细事、......
英文:in a desperate situation
日文:終日(しゅうじつ)びくびくして不安(ふあん)にかられる
俄文:житьвстрáшнойтревóге
造句:
◎ 在独裁统治下,除独裁者一人外,其他所有的人,包括在他周围的比较亲近的人,都处于惶惶不可终日的境况之中。
◎ 学点老年心理学杨玉辰近与从事老年工作的朋友聊天,谈到某些老年人身上令人迷惑不解的现象:为什么一向不计名利、默默奉献的"老黄牛",一旦离退休在家,就变得牢骚满腹、斤斤计较?为什么曾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强者,赋闲在家之后,身体偶有不适,便疑心自己患了什么可怕的疾病,甚至不信医生的诊断,整天哼哼唧唧,惶惶不可终日起来?我为此请教了心理学家,这才知上述种种表现,都因心理异常或曰心理障碍引起。
◎ 人类在以往曾贪婪地注视着北极熊的皮毛、肝胆、巨掌和肉体,并为获取它而不顾一切地滥捕滥杀,害得熊母子分离且惶惶不可终日。
◎ 当他谈到日寇侵入华北,"大好河山已岌岌不可终日"的严重局势时,激动地说:"同学们,祖宗生下我们,是要v我们作主人,不是要我们当奴隶的!"言至此,张学良声泪俱下,听讲的学兵队员也都失声痛哭了。
◎ 教职员也走了不少,留在园里的一部分教职员虽然激于义愤甘愿和张静华在这儿苦撑,但时局骤然紧张,也都感到惶惶不可终日。
◎ 堡子里的人听说土匪还不走,便又惶惶不可终日,人们仿佛心有灵犀约齐了都按东院二太太脸色行事,脸上都没了色,连街巷子都变得苍白。
◎ 马瑞迢从防治红蜘蛛的年会上刚回来不久,也同样受到了很大震撼,大有惶惶不可终日之感。
◎ 美国军舰的炮声的确吓坏了清朝官吏,害怕重蹈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覆辙,他们惶惶然不可终日,束手无策,不知如何应付。
◎ 我一事无成一无是处无所适从惶惶不可终日。
解释一:一天都过不下去。形容局势危急或心中极其恐慌不安。
举例一:就知道中国是处在怎样一种皇皇~的局面之下,处在怎样一种混乱状态之下。(毛泽东《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》)
解释二:终日:从早到晚,一天。一天都过不下去。形容局势危急或心中极其恐慌不安。
出处二: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儳焉,如不终日。《礼记·表记》
举例二:就知道中国是处在怎样一种皇皇不可终日的局面之下,处在怎样一种混乱状态之下。毛泽东《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》